随着稻城亚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信卡斯村这个天堂的驿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向往,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卡斯村的古老、质朴与坚持。
很多藏文地名翻译为汉语都非常美,譬如羊卓雍错—天鹅之湖、林芝—太阳宝座、芒康—妙善地域、德钦—极乐太平…“卡斯”亦是如此,汉语意为天堂驿站,作为稻城亚丁三神山的西部门户,卡斯实至名归!
虽然当下稻城亚丁的天堂朝圣之旅异常火爆,但是这座仅有27户人家的小村却显得格外宁静,除了资深的徒步驴友,罕有外人踏足这个“天堂驿站”。

从亚丁景区大门仁村出发,沿着曲折蜿蜒的县道行驶70公里,这个笼罩在山涧薄雾中的小村便映入眼帘。
当汽车发动机的轰鸣逐渐平息,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一种出离尘世的宁静,只有村口东义河的不息的流水和山林中喃喃的鸟语萦绕耳边。
卡斯村紧邻地狱谷谷口,村寨依山傍水,背靠忠思神山,金沙江二级支流东义河绕村而过,数十座古朴沉稳的藏房沿山坡展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村里多为三层左右的藏式碉房,不同于道孚的鲜明华丽,也有别于乡城的清新雅致,卡斯的藏房更多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的质朴,精致的质朴。

石块与黏土夯成厚厚的外墙,石块各异的形状与斑驳的色彩构成了建筑粗犷的立面基调,如同是土地的延伸。藏地天寒,厚墙与小窗成为了藏民抵御严寒的最好搭档。而小窗周围梯次退进的窗框与逐层挑出的窗檐仿佛为窗子编织了一顶精致的毡帽,巧妙的解决了厚墙开窗形成的洞口深邃感以及立面窗墙比例失调的问题。

为了保护墙面及木构件免受雨水侵蚀,藏民在围墙以及窗檐上均匀搭上薄石板并盖上一层黏土,日久天长,往往会有生命顽强的植物在土层上生根发芽,于是围墙、藏房都披上了一条绿色的围巾,与窗台上的花盆,木构上的彩绘相映成趣,使整座藏房变成一座立体花园。

延续了稻城民居的总体风格,卡斯民居的建筑装饰构件以黑白为主调,黑白的屋檐、黑白的窗框,整栋建筑看起来沉稳庄重,伫立在天堂的门口,卡斯村的碉房如同天堂忠实的守卫。

与其他藏式碉房一样,卡斯碉房底层一般作为畜圈或者库房,二层是主要的起居空间,灶房、住房都在这里,富裕的藏民也会在这里或者三层设置经堂。走进藏家灶房,仿佛穿越了时光,梁柱、壁柜上雕饰着精美的吉祥图案,墙壁上挂着黄铜餐具,壁橱里整齐摆放着精美的瓷碗,火塘里木柴噼啪燃烧,光线透过天井投射在墙壁上,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一般。建筑的三层则是堆放粮食的敞间以及晒坝。

碉房建筑的产生除气候条件及建筑材料等因素外,防卫需要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平时为房,战时为碉,全楼竖向交通仅通过由一根原木雕成的楼梯解决,危急的时候可以迅速收起以阻隔入侵者。如今那个荒蛮的年代已然远去,但是这种独具特色的独木楼梯却留存了下来,在卡斯村,这样的楼梯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当踏上这根饱经沧桑的木头的时候,你眼前是否会浮现那配着腰刀,身形矫健的康巴汉子,转着经铜蹒跚前行的藏族阿妈呢?

随着稻城亚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信卡斯村这个天堂的驿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向往,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卡斯村的古老、质朴与坚持。并通过这里,走向地狱谷,走向天堂的朝圣之旅。当卡斯地狱谷游客中心建成之后,卡斯村一定能够更加完美的担当起天堂驿站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