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的富丽堂皇,使希腊和罗马时代留给我们的一切,黯然失色!”——著名法国考古学家享利莫欧。
关于柬埔寨
暹粒的一个著名景点--吴哥窟,位于柬埔寨。
柬埔寨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年建国。公元9世纪至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起,柬先后被法国和日本占领,1953年11月9日独立。20世纪70年代开始,柬经历了长期的战乱。1993年在国际社会的斡旋和监督下,柬举行大选,恢复了君主立宪制。此后,随着柬国家权力机构相继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实现,柬埔寨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如今旅游业蓬勃发展。
关于缘
偶然的机会,公司组织优秀员工外出旅游,便与柬埔寨结下了缘分。有幸会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古迹名史,欣赏着这里别具一格的独特建筑和美不胜收的景色。
关于分享
我想要很认真,用心的记录下关于柬埔寨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我的日记里,回来后一直的忙碌和懒惰,一直就这样搁浅。在公司的组织和鼓励下,终于开始提笔,记下那些走过的地方,看过的人,欣赏过的美景,用心、用我爱的文字。
关于班蒂斯蕾寺
由于航班的晚点,我们一行到达暹粒机场已是早上7点多,暹粒机场小巧玲珑,航站楼是一栋一层的东南亚风情建筑,红顶飞檐,很是特别。刚出机场的一霎,柬埔寨热情的阳光便晒满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给我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给我微微疲倦的身体补充着能量。
暹粒机场
到了酒店我们稍做安顿休息了一上午,带着小小的悸动的心,开始了旅程的第一站--班蒂斯蕾寺。
班蒂斯蕾寺(Banteay Srei) ,又叫女王宫。距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称得上是吴哥景区中管理的最精心的寺庙了,女王宫有“丛林珍珠”之称,除了吴哥窟,没有什么寺庙能比女王宫更伟大,而红色的女王宫还比吴哥窟更动人,甚至可以用妩媚来形容。
我想女王宫的名字来源于对寺庙精细的直观感,或来源于墙壁上端庄典雅透着一股安然,温柔味道的女神像。
红色的女王宫
由于不是皇家寺庙,女王宫空间体量上较小,约500平方米,里外3道围墙,最里层的院落才42m宽。一条两侧排列的甬道只有67米长。寺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护城河、长廊、左右藏经阁、三座中心塔统统都有。
寺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护城河、长廊、左右藏经阁、三座中心塔统统都有。
进门来沿长长的铺道一直走就能到女王宫的主建筑群,主建筑群由三层院落围成,神庙在最内层的院落内,三座圣塔巍然屹立在高台之上,远远望去,不管是墙壁、立柱、还是门楣,基座,宝塔的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刀工流畅细腻、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造型精美绝伦,确实是令人着迷。
女王宫--高棉建筑和雕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关于巴戎寺(Bayon)
巴戎寺--与蒙娜丽莎同赋盛名的:高棉的微笑。
走入巴戎寺,宝塔中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这些刻画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寺的活力。
巴戎寺在大吴哥城的中央,是全城的几何中心,是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修建的,环绕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也叫做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着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每张脸都有4米高是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有216张微笑的脸。
我们在陡峭的建筑上爬上爬下,在刻满雕塑的回廊里游荡,当爬到主寺的第三层,环顾四周震撼不已,这是由一组16座相连的宝塔构成的,巨大的四面佛在阳光下面带微笑的看着你,在不同的侧面我看见的是安详、平和、伤感、深邃,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
穿行在佛塔和佛像之间,你会发现每个角落都有一双带着微笑注视着你的眼睛,高棉的微笑—500年后依然那么纯正,那眼神那嘴唇那种欣然的神态让人 惊叹此般雕工技术的博大精深!
高棉的微笑
这样浩大的工程,这样精致细腻的雕工着实让人着迷,每个角落都透露出建筑的奇妙,与现代建筑结构的截然不同,别出心裁。总而言之,从古自今跨越国界,在不同的国界里总会有着流传千古的宏伟建筑的存在。
关于吴哥窟(Angkor Wat)
吴哥,一个充满了神秘的古城,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相交融,一片永恒与轮回的净土。位于柬埔寨暹粒省的吴哥古迹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我们所指的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小吴哥,它是整个吴哥遗迹最精华的一部分,故常常被用作指代整体。
吴哥窟是现存吴哥古迹中规模最大、保护得最好的代表作,目前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的图案就是吴哥窟。吴哥窟主体建筑在三层台阶上,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耸立着五座莲花塔,5座宝塔象征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主殿占地4万平方米,主塔高65米,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它长800米,高200米,壁面上布满了浮雕,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浮雕回廊”。
其中很著名的是“搅拌乳海”,一个印度神话故事:在乳海海底有长生不老药,神和魔鬼订了盟约要得到它。长生不老药在乳海中央的马达拉山之底,而这座山被蛇形的那伽Naga缠绕,于是魔鬼和神都分别抓住那伽一端,互相拉扯,致使马达拉山旋转起来,搅得乳海翻腾不已。就在山将要崩塌之时,毗湿奴出现了,他变成一只巨龟,用自己的外壳顶住了山,于是海底的各种珍宝都漂到了海面,包括一个美丽的女神莱克西米,她在泡沫中升腾起来,后来就成为了毗湿奴的妻子。长生不老药也抛了出来,可魔鬼想独享,于是盟约被撕毁。最后毗湿奴战胜了魔鬼,将长生不老药带走。
艺术家们用细腻的手法将这个故事雕刻得长达60米,情节刻画淋漓尽致。
“那伽”Naga,是在吴哥窟景区里到处都能看到一种建筑造型,在梵文中,那伽的意思是“蛇”。在整个东南亚,那伽是富饶和保护神的象征,而高棉文化中的表现就更是突出。蛇因其弯弯的、长长的身体和两栖的特性而成为水和地之间的纽带,是这个建立在稻米种植基础上富庶社会的保佑神。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神话中,那伽的形象是一根绳子。在世界之始,神与魔鬼都用绳子搅动宇宙之洋,以求长生不老药。
那伽
在最中心那座被称为通向主塔的“天堂阶梯”时,我吓了一跳,梯子高几十米,传说国王见神就需要从这个地方上去。
天堂阶梯
听说,参观吴哥窟是一场心灵的跋涉,想要真正详细地了解它,需要长足的时间、静静的心态,慢慢感受。我们这也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了吧。
吴哥窟有着无数精美绝伦的雕塑,技艺精湛的长廊壁画、四周微笑的面孔,每到一处都能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不经意间闯入眼帘的画面都会让人兴奋不已。
当然,美景不能错过和大家分享的机会。虚弥山的日出(也就是那中间的五座塔),那让我恋恋不忘的朝霞,美不胜收。
如画的美景赏心悦目,往往会让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忘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忘记生活的艰辛与劳累,失忆于这片空旷的蓝天与潮红的朝霞,接受着心灵的洗礼。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心境让我久久不愿从画中走出。
所谓朝起朝落,日出和日落才是一天完美的结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来到了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巴肯山。
巴肯山(Bakheng)通王城南门外西侧,是离吴哥窟不远的一座小山丘,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惜事事总会有不如意,由于看日落的人太多,我们需要排队,但时间上已经不予许了,我们只有在较低的一个位置观看日落。
日出日落傻傻分不清楚(悄悄告诉大家其实这是日落)
感受着大自然这般神奇的景象,整个人都被深深的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
关于塔布伦寺
一个只存在我们对电影记忆里的地方。
塔布伦寺(Ta prohm)是吴哥建筑中的主要寺庙之一,由于还是好莱坞大片《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拍摄地,故而更加声名远扬。塔布伦寺由吴哥王朝最伟大的君主苏利耶拔摩七世为纪念其母亲而建,作为吴哥古迹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此寺最大的特点是“树与塔的同生,建筑与植物的和谐”,保持着自发现以来最原始的状态。
塔布伦寺里的参天古树是该寺最显著的看点,当年吴哥遗迹被发现的时候,这里的树木几乎已经将整个寺庙全部“包裹”了起来,树从建筑的中间生长起来,树缠石、石包树,树与寺庙紧紧相拥,这种缠绕寺庙建筑的树叫吉贝树,根系既粗又壮,它与寺院浑然一体,百年的老树和残破的寺庙流露着岁月的痕迹,古树的树根长得奇形怪状,让人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候,不有感叹自然界的神奇。
建筑与植物的和谐
整座寺庙被巨大的树木包围,树根盘根错节、像巨蟒一般紧紧缠绕住佛塔和庙墙,如龙爪攀附在各式长廊上。但它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因为古树的生长已经对受损的石墙石雕造成破坏,但要将缠绕的古树砍倒,那些古建筑也许随时会坍塌,这使人悲哀却也无可奈何。
关于小清新的吴哥窟
古树、绿草、池塘、荷花、单车、恋人、亲梅和竹马。画面如此甚好让我仍不住偷拍。
萌化了的异国小孩,留下的是一种俏皮的异国印象。
池塘、荷花
地址: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复地御香山67栋11层